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养老服务的巨大缺口开始凸显。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3.3万亿元。
最近半个月来,一些公司对养老产业的投资更是动作不断。6月2日,南京新百发布公告称,其100%间接持有的上海互联远程医学网络系统有限公司,入股南京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交易总价1.122亿元。而就在10天前,双箭股份公司宣布拟以不超过2.01亿元的价格,收购湖州国信物资有限公司持有的湖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发展有限公司67%股权。5月26日,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成立规模约10亿元的“同仁堂养老产业基金”,计划用5年至7年时间打造“北京同仁堂健康养老全国连锁运营项目”。
随着养老政策利好出现和资本进入,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障碍开始发生变化。北京安馨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鄂俊宇认为,前几年不少投资者都急于获得回报,缺乏长期规划,到现在资本泡沫还在。投资一窝蜂涌向养老机构,对产业不了解,也不知道需求在哪,最终导致大量社会资源浪费。
对企业而言,目前的难题是如何建构一个适合的商业模式。一般来说,居家养老市场客户分为B端和C端。B端包括政府项目和企业客户,企业客户包括大型国有企业、老干部疗养中心等。C端主要面向广大居民,公司通过适老化改造,以直营、联营、加盟的方式扩张。
此外,随着养老市场发展和长期护理普及,老人照护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大,而养老服务目前是明显短板。按普华永道公司的预测,中国养老院床位的需求量将从2015年的659万个增至2025年的1285万个。而参照3个老年人配备一个护理员的国际标准,中国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也严重不足。
如何解决养老产业遇到的新问题?“这需要政府、养老院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协力,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表示,政府层面既要强扶持又要严监管。首先是要放开准入许可,促发展,调结构,降成本,提质量。其次是加大扶持,将扶持补贴与服务质量挂钩。第三是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同时建立严格监管制度。
“我国养老体系及老龄产业能否得到长足发展,政府财政投入体制与税收金融等相关扶持政策的完善十分关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助理高云霞表示,中国老龄产业财税政策的主要投入领域包括养老金、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护理保险、产业扶持政策等,目前缺乏制度化的财务支持机制,总体投入不足,对民间资本的扶持也处于起步阶段。
“适老化是养老服务一个基本环节,我觉得会成为养老市场中最具成长性的模式之一。”鄂俊宇说。(摘自新浪网)
上一篇:淄博博山老年人养护院医养综合楼启用
下一篇:市委常委、副市长庄鸣一行前来视察